1.“扫黄打非”进校园。以学校为单位,组织开展“扫黄打非”宣传工作,利用放学人员集中的时间,对学生和家长发放宣传彩页。同时,借助班级主题班会、学校课间十分钟,开展“扫黄打非”知识宣讲,在校园内外悬挂“扫黄打非”标语,在校内电子屏播放滚动字幕标语,让学生目之所及都是“扫黄打非”宣传内容,营造众所周知的宣传氛围。
2.“扫黄打非”进市场。针对市场,组织人员对集镇文化用品门店、打印店进行细致摸排,在门店散发张贴“扫黄打非”宣传单,对门店负责人进行点对点宣讲,主要宣传讲解法律法规、政策形势等,提升业主守法经营意识。
3.“扫黄打非”进农村。在各村设置宣传栏,刷写宣传标语,开展文明评选活动,设置流动红旗,引导和激励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爱好,远离赌博、迷信等低俗活动。通过开展广场舞大赛、送戏下乡、体育比赛、农民丰收节、戏曲小品曲艺大赛、引导公民阅读等活动,广泛占领农村文化市场,让“黄”“非”等文化垃圾逐渐失去生存之地。
4.“扫黄打非”进单位。在辖区单位开展“扫黄打非”宣传,在党群服务中心放置“扫黄打非”宣传资料,包村干部利用下村入户积极向群众宣传“扫黄打非”知识,自觉抵制非法有害出版物及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