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愿者登录
还没有帐号
(帐号可使用“用户名/邮箱/手机/编号”之一登录)
帐号:
密码:
验证码:
保持登录
 

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

世界上第一台共享冰箱,将解决另一半人类吃不饱饭的问题!

2016-1-28 《湖南志愿服务》 阅读数:1194

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,

是我们吃不完的食物进了垃圾桶,

却送不到那些需要的人手中

 

当你打开家里冰箱,

看看里面放了些什么?

下个月过期的冷冻鸡块、

早忘了什么时候买的面包……

 

面对这些近期吃不到、

未来吃不完的食物,

就只能投入垃圾桶的怀抱。

难道就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吗?


 

答案当然不是

西班牙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小城

给我们提供了最优化的方案

共享冰箱

(SolidarityFridge)

 

一天中,有许多人

会来共享冰箱捐赠食物,

任何人也都可随意拿取,

其目的很简单:

不要浪费任何食物。

2015年4月,这个小城设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共享冰箱,就摆在路边的人行道旁,冰箱周围还有一圈可爱的栅栏,为了防止大家误以为是废弃的坏冰箱。

 

在当地一家餐厅,主厨提着一锅煮剩的朝鲜蓟,作势指向后方的垃圾桶说道:“这些本来都是要丢掉的。不过,现在我们把它装进便当盒里,再开车运到共享冰箱。”


 

Alvaro Saiz是发明共享冰箱的幕后功臣,从前也同样推动类似光盘行动之类的运动,为加尔达考市的穷人设立食物银行(Food bank)。

 

Saiz解释:「当初在金融风暴之后,许多穷人在垃圾堆里找食物,这样丧失尊严的景象使我警觉:为什么我们会丢弃这么多食物?」


 

在资本社会里,

我们拥有食物的多寡和品质,

大致上取决于我们拥有多少金钱,

经由交易,食物来到了我们手里,

是为“第一次分配”。

 

人们相信市场机制能带来有效的结果,

然而浪费掉的食物、还饿着的胃

却告诉我们这个分配体系

的确出了不小的问题。

 

之后,Saiz无意间得知德国有一家线上网站,能让人们公布多出来的剩食,并提供其他需要的人免费领取。不过,Saiz希望能够更简单一些,考虑到在加尔达考市有很多不会用网路的银发族。为此,Saiz还特地拜访了当地市长Ibon Uribe。


 

市长Uribe说道:

当他来市政府报告时,

我认为那是个既疯狂又绝妙的主意,

我怎么能说No?

 

Uribe回忆道“我们当下就批准了5000欧元来支付一台冰箱、电费、维护费、以及研究初步的健康风险。”

 

 

不过,

共享冰箱也有它的游戏规则:

不放生肉、生鱼、或生蛋

熟食必须标示制造日期

冰箱内的食物会在4天后丢弃

 

尽管如此,

一位清理冰箱的社工Javier表示,

到目前为止每样东西

都会在4天内被搜刮一空。

 

 

“餐厅都会将卖不完的小菜送来这里,而且隔天早上就被拿光了。”Javier继续说道:“甚至还有老奶奶特别为了共享冰箱做菜。还有,冰箱在周末常常爆满,会有一堆烤肉没吃完的香肠和排骨。”

 

这样的创意也渐渐开始被复制,另一个共享冰箱已设立于莫夕亚市(Murcia),位于西班牙东南部的地中海沿岸。此外,许多小学也开始举办户外教学,观摩加尔达考市的第一台社区冰箱,用以教导孩童拒绝浪费和共享的美德。


 

当一个善良的市民遇上

一位极具未来眼光的行动派市长,

促成一个散发温暖的美好计画。

如今这台小小的冰箱

已经填饱过无数人的胃。

 

据统计,全球一年丢弃食物的

总重量高达十三亿吨,

同时,却有3600万人死于饥饿,

浪费掉的食物足足是

饥饿人口所需粮食的四倍。

 

 

在中国,每个家庭每年

差不多将价值1万元的食物

直接倒进了垃圾桶……

 

显然,常驻在我们冰箱里的

那些食材并非毫无用武之地,

只是需要一个

更能充分发挥食物价值的所在。

 

我们每个人,每天

都在和彼此的剩食擦身而过

也许我家多了一把葱用不完,

而你今天晚餐刚好想做葱爆牛肉…

 

随着共享冰箱在西班牙的风靡,

目前在德国、美国、比利时和沙特,

都已经吹起社区冰箱的风潮。

同样是美食大国的中国,

能不能也让更多人体验共享的快乐呢?

 

或许有一天,

你家小区的门口也摆上了

这样的共享冰箱,请不要犹豫,

放进一些剩食,分享一片爱心。